
哪些因素影響孩子智商
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更聰慧一些,可怎樣才能如愿呢?小編提醒,要培養出高智商的孩子,除了要講究方法外,更重要的是要避開影響孩子智力發育的諸多因素。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父母對兒女的期望,其實很多因素會影響后代智商高低。專家總結,以下六種因素可影響后代的智商。
一、哪些因素影響孩子智商?
1、遺傳:一般說父母智商高,孩子的智商也不會低。這種遺傳因素還表現在血緣關系上,父母同是本地人,孩子平均智商為102;而隔省結婚的父母所生的孩子智商達109;父母是表親,低智商的孩子明顯增加。
2、母乳:母乳中含有多種促進兒童智力發育的活性物質,特別是對智力發育有重要影響的牛磺酸比牛奶要高出10倍之多。據調查,吃母乳長大的兒童比吃代乳品長大的兒童智商要高出3~10分左右。
3、飲食:吃肉過多或貪吃的孩子智力會減低。不吃早餐的孩子智力會受到影響,這是因為早餐攝入的蛋白質、糖、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都是健腦的重要成分。
4、肥胖:體重超過正常兒童20%的孩子,其視覺、聽力、接受知識的能力都會處于較低的水平。這是因為肥胖兒過多的脂肪進入腦內,會妨礙神經細胞的發育和神經纖維增生。
5、環境:生活在枯燥環境里的兒童,如棄嬰,得不到母愛及良好的教育,智商會較低。據研究調查表明,這類孩子3歲時平均智商僅為60.5,反之,處于良好環境的3歲兒童智商平均為91.8。
6、藥物:某些藥物會影響兒童的智力,如長期服用抗癲癇藥物可使智商偏低,當停藥若干年后,智商便會有所提高。
7、人體生理節律:受孕時,如果夫妻一方處于高潮,另一方處于低潮,易生出健康和智力情況一般的孩子;如果夫妻雙方都處于低潮期或低潮與高潮期臨界時,易生出體弱、智力有問題的孩子。
8、太陽活動強度:受孕前后在輻射敏感期內受到太陽高能輻射的機會越多,出生的孩子具有高智商的機率就越小。建議明智的父母選擇太陽黑子較少的年份受孕,以增加孕育出高智商孩子的機會。
9、婚育時間: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母親在23歲以前所生子女的平均智商為103.24,而在28歲期間生育者高達109.29,但29歲以上所生的子女智商又低于105,故專家建議24--29歲期間為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至于男性,則以30歲左右為優。"早生貴子"與"晚年得子"對子女的智力發育皆是不利的。
10、父母的文化水平:據專家披露的資料顯示——父母均為小學文化程度的兒童平均智商為983,父母初中畢業者為103.3,高中畢業的為108.1,獲有大學專科以上畢業證書的,其孩子的智商可達109.9,這表明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兒童的智商也相應上升。新加坡政府獎
11、夫妻性生活質量:國外性科學專家通過實驗得到這樣的結論:孩子智商的高低與受孕時母親有無性高潮有關。理論上的解釋是:女性達到性高潮時,血液中的氨基酸與糖分子等成份滲入生殖道,使進入陰道的精子存活時間延長、運動能力增強,同時還有利于提高精子的競爭能力,讓強壯、優秀的精子與卵子結合,從而孕育出健康聰明的后代。
12、與父親的接觸機會:與母親相比較,父愛對孩子的智力影響更大,這是美國密執安大學科研所人員的結論。據調查,有較多機會與父親接觸的孩子對外界刺激的敏感性、生活獨立感和學習自信心具有優勢。更多資料顯示,常與母親在一起的孩子對新奇事物興趣更濃、社交能力更強,而與父親打交道多的孩子數學成績較高。
13、維生素C攝入水平:美國營養學家曾以350多名幼兒作為檢測對象,發現其每100毫升血液中含維生素C在1.1毫克以上者智商高出平均水平5分。這主要是因為人腦細胞中負責向腦輸送養分的神經管,容易堵塞變細,致使大腦缺乏營養而功能減退,維生素C可使神經管保持通暢,從而保證大腦的營養供應。
14、運動:研究顯示,凡堅持每天堅持鍛煉20分鐘,如跑步、跳健美操等運動的學生,其學習成績明顯優于那些懶于運動孩子。體育鍛煉能使大腦處于最初的啟動或放松狀態,想象力會從各種思維的束縛中解脫出來,變得更加敏捷,更富有創造力。
15、血緣關系:有一種學說認為,父母血緣關系越遠,孩子智商越高;混血兒漂亮又聰明就是常被這種學說引用的一個證明。當然,不同種族、民族之間的婚配也能生育聰明的孩子。近親婚配卻是生育癡呆兒的禍根,"同村婚育"等就地取材式婚育觀念也是不宜提倡的。據說,新疆大板城的姑娘越來越難看就是因為拒絕與其他地域的人通婚所致。有學者研究發現父母均為本地人,其子女平均智商為102.45,同省異地通婚者上升到106.19,異省者達109.35。
二、提高孩子智商的方法
1、胎教刺激發育:胎兒在3個月左右就有感覺,當母親撫摸腹壁時,胎兒會用腳踢作為回應。到4個月時胎兒對外界的聲音有所感知。聲音不斷地刺激胎兒感覺器官,促進 其發育,在人體智力發育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5~6個月時,胎兒能感受到外界一些活動,此時放一些音樂,孕婦進行腹部的按摩等胎教,可以促進胎兒的智力 發育。
2、愛撫促進生長:對嬰兒進行輕輕地撫摸,可促進寶寶的生長發育。應堅持每天3次對嬰兒頭、頸、胸及四肢做重點按摩,并撫摸嬰兒全身,每天堅持15分鐘,連續10多天可見效。
3、堿性食物利于孩子:人體的體液呈微堿性,有利于身體對物質的吸收和利用。如果小兒體內缺少堿性物質,會影響激素的分泌和神經活動,這種兒童智商偏低。可改善孩子飲食結構,多食一些堿性食物可以提高學習成績。
另外,一些食物如核桃、哈士蟆、珍珠、紅棗等可以增進智力發育。含有維生素C高的食品也對提高智商有利。
4、多爬:爬可以使嬰兒接觸更多的事物、環境,擴大視野,增加腦與眼、耳、口、鼻、舌、身等感覺器官的聯系和協調,使感知、思維、記憶能力都得到發展。
5、手指鍛煉:很多專家指出,寶寶的手指越靈活,寶寶就越聰明。父母可以在孩子睡醒后的活動時間里,給孩子遞一些彩色鮮艷的易于拿、抓的玩具,讓小嬰兒練習抓、拿的準確性。有人在托兒所里曾作過這樣的實驗,把未滿周歲的嬰兒分成兩組:一組有意識地讓嬰兒進行抓、拿等訓練,另一組任其自然發展。結果無論是反應能力還是理解能力,前一組都比后一組強得多。
6、聊天:英國專家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父母們每天與自己幾個月大的嬰兒聊上半個小時或更多時間,可以顯著地提高嬰兒的智力和語言發展水平。如果父母在與嬰兒聊天時能夠去除背景噪音,效果就會更好。
7、特殊脂肪酸:DHA對嬰幼兒腦部和視網膜的發育有重要作用,而ARA則影響嬰幼兒的體格生長,兩者都屬長鏈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在母乳中有著一定比例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