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资可信股票配资门户-杠杆投资平台有哪些公司-【东方资本】,配资杠杆是什么,手机如何进行股票开户交易,十倍杠杆最多把本金亏掉吗

    
1 2 3 4 5

淺談幼兒園大班班級管理

內容摘要:在發生巨大的變化,它給班主任的作用賦予了新的內涵,對班主任的角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幼兒園的班級是一個小社會,它包含著教學和教學以外方方面面的內容。而一個優秀班集體的建立更是來之不易,因為它需要班主任運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去精心管理。幼兒園大班班級管理應該抓住以下幾個方面:

    一、了解和關愛班級孩子是做好大班班級管理工作的前提。
    二、做好大班班級管理工作需要班級教師之間的團結協作。
    三、加強家園溝通,有效促進幼兒園大班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

    關鍵詞:班級管理,幼兒,教師,家長

    正文:
    從畢業到現在,我已在幼兒教師這個崗位上工作五年了,擔任班主任也有三年了。我了解到幼兒園的工作是復雜而具體的。光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就包括:專門的教育教學活動、游戲活動還有生活常規活動等多種多樣的活動。這些活動雖然微不足道,也不被大家所重視,但卻是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幼兒園一日活動得以順利開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因此,作為一個班級管理者,認真做好班級的管理工作,讓班級工作井然有序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從事班主任工作以來,我一直帶的都是大班的孩子。所以對于大班的班級管理有一些思考和體會。

    進入幼兒園大班,孩子們又長大了。看看這些天天長,歲歲變的孩子,欣慰、自豪感充滿教師的心懷。再過一年的時間,孩子們即將進入金色童年的學齡期,帶著一份自豪和喜悅跨進小學的校門。那么幼兒園的最后一年,大班的班級管理應該怎么抓呢?

    一、了解和關愛班級孩子是做好大班班級管理工作的前提。

    孩子是班級工作的主體,我們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孩子的成長與發展。我們管理孩子不是為了限制孩子,而是在于給孩子更大的空間,掌握必要的規則,更好地去適應社會。

    首先,我們要了解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注重孩子的個性發展。

    大班的孩子處于學前晚期,他們身體狀況與3—4歲的孩子相比有了明顯不同,精力旺盛,爆發力強,對體育活動充滿興趣;他們喜愛游戲,游戲活動的水平更高了;他們好學好問,學習能力有了顯著提高,他們能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初步形成個性并表現出明顯的個體差異。

    個性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和教育模式下形成的相對穩定的個人品格,是一個人區別于他人的獨特之處。良好的個性意識和個性特征強烈地影響個人創造力的發展,是人才成功的要害素質之一。對于一個班級的每個孩子又各具有自己的特點和需要,他們有自主性、獨立性、有自己獨立的人格,他們是發展著的,能動的個體。因此,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注重幼兒的個性發展特點,多角度地去評價每一位幼兒。

    幼兒升入大班后,他們的個性已經開始發展,各種心理活動已經有了互相的聯系,先前的心理活動和先前形成的態度會影響后來的心理活動和態度。所以我們開展的活動要適應幼兒的個性特點,滿足他們的情感需求,允許幼兒的個性得到體現,從而使幼兒在活動充分得到其自主。

    在大班的幼兒中,經常會發生咬人、打人、扔玩具等攻擊行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個性發展初具雛形,可塑性很大,作為幼兒教師,應正確地了解幼兒的心理發展特點,避免對幼兒進行訓斥、責備,用積極、鼓勵的形式,用積極地期望讓幼兒樹立自信,讓幼兒了解攻擊行為的危害,用我們的愛,讓幼兒有安全感,從而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活動中去,減少攻擊行為的發生。

    同時,我們在日常的教學治理中,應該加強對個性化的教育。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孩子各種能力得到更好地發展。當然幼兒的個性形成是一個長期而艱苦的過程,這就需要每個教師有教書之熱情和育人之愛心,有耐心,有奉獻精神,因勢利導,因材施教。

    其次,做好孩子的幼小銜接工作,讓孩子順利平穩地過渡到小學。

    幼兒園的活動和小學的活動有著諸多的不同。幼兒園教育是為孩子一生打好基礎,也要為了入小學做好準備。因此入學準備是大班必進行的活動。

    小學在孩子的心中是陌生的,因此培養幼兒對小學生活的興趣和向往十分重要。這樣也能幫助孩子克服入小學的緊張感。我們通過學兒歌、聽故事、帶幼兒到附近小學參觀等活動幫助孩子了解小學,對小學產生向往的情感。

    幼兒園的活動以游戲為主,玩中學、學中玩。小學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有很強的任務性和規則性。因此孩子需要建立入學必要的意識和觀念是:時間觀念、任務意識和規則意識。

    同時,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健康學習生活的重要條件,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注重幼兒以下行為習慣培養:背書包上學、放學的習慣;整理書包的習慣;正確的書寫姿勢;正確的看書姿勢……
二、做好大班班級管理工作需要班級教師之間的團結協作。

    首先,班主任作為本班教師的領頭人,帶領大家一起作好本班的各項工作,對出現的問題應該及時協調解決,使大家一直保持積極的工作熱情、團結一致的方向。

    一方面,班主任要以身作則,“該出手時就出手”。如家長來了,班主任首先要與家長作好交流工作,增進家園之間互相了解;對發現的問題,班主任要首當其沖、身體力行地解決,而非將責任一推了之。

    另一方面,尊重班級的各位老師,“該放手時就放手”,要充分信任每一位教師,讓大家積極主動地解決問題、促進工作;讓每一位老師敢于說出自己的意見看法,誰的意見合理采用誰的,不要唯我獨尊,不要高高在上;鼓勵同班教師都要積極主動地與家長交流,與家長建立了朋友關系、合作關系。例如在每次召開園內班長會后,我會及時召開班組的會議,傳達好園內布置的各項任務,還會傾聽班級每位教師的關于孩子、活動、家長等的反饋信息,及時進行自我反思,以此促進班級工作的開展。對于班級的各項活動開展,我也會與班級老師共同商量,征求意見。對于班級內成員之間出現的問題我認為應該及時藝術的提出或者個別交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班主任還要善于發現班級成員的長處,及時表揚,給班級老師爭取表現的機會,這樣各位老師才會積極地配合你的工作,只有老師之間團結協作了,這個班級的管理工作也就會開展的有聲有色。

    其次,班級成員之間應該明確職責,分工合作。一個班的主班、配班、保育教師之間真正的合作不是工作不分彼此,或界限太清,而是在明確各自職責的前提下,在分工的基礎上,每個人都優質高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并在班級總體工作目標下,互助互補,互相幫助,才談得上是成功的合作,這樣一來,工作也不會因職責不明而遺漏,也不會因界限太清而延誤。

    三、加強家園溝通,有效促進大班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幼兒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長過程中越來越顯示它的特有地位,許多家長已經認識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開始用慎重的眼光看待家園合作。幼兒園班級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是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和配合的。所以說家園合作是幼兒園班級搞好各項工作,促進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而家園共育的關鍵就在于有效地溝通。

    1、與家長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

    現在,家庭都只有一個獨苗苗,有些父母對孩子看的都很重,老怕孩子在幼兒園不習慣,會吃虧,對老師總是不信任。這時,教師就應真心與家長交朋友,慢慢與家長建立信任感。

    大班老生比較多,而對于剛剛進入的新生來說,我們老師就應該對每個新生包括插班生都要做好家訪工作。我們在大班期間,進的新生不多,也許會認為大班要畢業了,還要家訪嗎?其實這是很有必要的。我們上門家訪就是為了了解幼兒情況,誠心地與家長作為朋友一樣地進行交流,家長看到老師來家訪了,都非常熱情地接待我們,他們認為這是對他們孩子的關心與看重,因此在接下來的工作中也會相當配合。

    在平時的班級日常工作中,也一定要將班級各項工作落實到位,包括老師間的班級交接工作,這種負責任的態度會增強家長的信任感。大班的孩子活潑好動,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出現一些磕磕碰碰,多多少少都會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傷害。發生這樣的事情后,我們作為孩子的老師,就應該及時地給家長反映情況,對此問題及時處理,否則就會使家長因為一些小事而失去對你的信任和敬佩。有一次我們班的孩子在操場上開著小火車做游戲時,突然,揚揚小朋友撲倒在地上,摔在地上應該是很疼的,但他很勇敢的站了起來,我趕緊跑過去,但孩子的膝蓋已經摔破了皮。我馬上帶著揚揚去醫務室讓醫生來處理。晚上放學的時候,揚揚的家長很晚才來,我沒見到他的家長,于是我把這件事情交代給接班的老師,讓接班的老師和家長說一下,那天晚上有事也忘了打個電話和揚揚的家長溝通。第二天,揚揚的家長帶著孩子很生氣地來找我們處理這件事,這時我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了,當晚我們就親自到揚揚家看望揚揚,并向家長解釋了這件事,家長這才諒解了我們。這說明,要讓家長信任我們,關鍵是我們要真心愛孩子,一切從幼兒園教育的目標出發,誠懇地對待家長。

    在平時的工作中,孩子的衣服穿反了、鞋子穿反了等,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都會引起家長對我們工作的不信任和不放心。于是,我們班級的三位保教人員齊心合力,把家長的小事當成一件大事來做,一份辛苦一份收獲,家長對我們工作的滿意程度提高了,彼此的關系也就親近了。

    2、用平等、謙虛的態度和家長交流。

    與家長的溝通中,講話是要講究技巧的。教師不可總是以教導的口吻對家長說話,有的家長也許比你還懂得多。大班家長對孩子在幼兒園最關心的問題是學、吃、睡。所以,教師要經常把幼兒在幼兒園的事情主動與家長交流,特別是一些特殊的事情,不要讓家長去亂猜、亂想,盡量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原來我們班有一個女孩子,由于她年齡小各方面要比別的孩子要弱,有時候還尿褲子,這在大班孩子中很少發生,父母為此感到非常的自卑,每天不愿意親自來接送孩子上幼兒園,都是由爺爺或奶奶接送。我們并沒有把他的孩子看作弱者,采取不理應的態度,而是盡量找機會與她的父母接觸,先告訴她孩子的進步,讓她知道孩子是行的,沒有什么比別人差,每個孩子的身上都有自己的閃光點,要看到孩子身上的閃光點,然后再進一步地向她介紹一些育兒書籍和小經驗,使她知道孩子通過教育是可以改變的,漸漸的她的父母也親自來接送孩子了,并主動和老師交流孩子的最近表現情況。后來,這個孩子的進步非常大,家長也非常的高興,這是我們與家長平等交流的結果,我們的工作得到了家長的肯定與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