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方“金生家校溝通平臺”關注
【老朋友】點擊右上角,轉發或分享本頁面內容
隨著天氣轉涼,很多家長開始為孩子選購新鞋,大街上不少孩子穿上了應季潮鞋。北京兒童醫院骨科主任醫師張學軍告訴記者,兒童腳的骨骼未完全發育定形,一雙合適的鞋對腳的發育十分重要。若孩子長期穿鞋不當,會造成扁平足、足外翻等骨骼發育畸形。
家長要注意把握孩子骨骼發育關鍵期的特點,綜合考慮鞋子的舒適性、生長性(是否適應骨骼發育)和功能性。據介紹,兒童的骨骼發育有三個關鍵階段,分別是:幼兒期(11個月~3歲)、學齡前(3歲~6歲)和學齡期(6歲~15歲)。
幼兒期:
柔軟、寬松布鞋是首選
幼兒期的兒童運動神經發育迅速,走路越來越順,但足骨還呈現軟骨狀態,力量很弱,不夠穩定。從生理學角度來講,1~2歲孩子的腳進入快速生長期,因此要注意定期檢查孩子的鞋子尺碼是否合適,過松或過緊都不可取。
“剛學走路的幼兒鞋面和鞋底要有一定柔軟度,不能太硬。”張學軍表示,鞋子的面料要較柔軟、透氣,若透氣性差則容易滋生細菌、真菌,甚至發生嚴重感染。此外,鞋型要選擇圓頭鞋,太尖頭或者太夾腳會影響足弓的發育,可能會影響孩子腿部甚至全身的姿態。張學軍建議,對于已掌握走路技巧的幼兒來說,鞋底要稍微有些硬度,可以幫助其端正走路姿勢。
學齡前:
5歲以下孩子不宜穿皮鞋
學齡前兒童足跟骨開始骨化,足弓開始形成。該階段的兒童活動較旺盛,足弓和腳趾所受刺激較多。因此,鞋不能光要求柔軟,還應具有一定硬度和彈力,它較軟幫鞋更能幫助孩子保持身體平衡,養成正確的走路姿勢。此外,還可以對孩子不同程度的內八字腳起到一定的矯正作用。
“皮鞋應該是5歲以上的孩子穿。”張學軍表示,孩子腳部有豐富的神經和血管,皮鞋較硬,會壓迫局部神經血管,影響腳趾、腳掌的生長發育,嚴重者會造成腳部畸形。而且皮鞋透氣性差,易引起腳氣。若一定要選擇皮鞋,則盡量選擇皮面柔軟、透氣性好的真皮鞋。可選擇以羊皮為鞋面,豬皮或棉布為里料的鞋,而不要選擇革皮或塑膠成分制成的鞋子,以免損傷孩子腳部皮膚。
此外,這個階段的小孩較淘氣、貪玩,容易扭傷踝關節,家長要注意保護孩子的關節。張學軍建議,家長可給孩子買高幫鞋,高幫鞋能有效保護踝關節。另外,一些優質舞蹈鞋設計比較好,符合孩子腳型,兼具彈性和柔韌性,對孩子踝關節的保護和恢復有利。
學齡期:
輪滑鞋或造成膝蓋外翻
進入學齡期的孩子,行走模式已經基本成熟,有節奏且流暢。此時的孩子活動量加大,但腳處于骨骼鈣化、關節、肌肉、韌帶的發育時期,是形成穩定關節及有力足弓的重要階段,也是腳疾及畸形的高發期。據張主任介紹,臨床中扁平足和足外翻比較常見,與骨性足弓發育不全有關。
“學齡期孩子的鞋子要兼具舒適性和運動性。”張學軍建議,孩子可穿運動鞋,因為運動鞋做工及其通透性和舒適度都較好。
“值得注意的是,臨床中發現長時間穿輪滑鞋在一定程度上能造成膝蓋外翻。如果孩子不具備良好的柔韌性,不建議穿輪滑鞋。”據張學軍了解,輪滑鞋的鞋殼一般都比較硬,有些鞋殼的設計雖然能較好保護孩子的腳,但同時也壓制了孩子腳的正常發育,而且穿著舒適度較差。
警惕:
高跟鞋影響女孩正常發育
記者走訪大型商場、街邊童鞋店發現,很多童鞋是成人鞋的縮小版。童鞋不僅鞋跟高起來,樣式也融入了很多流行元素,如魚嘴、流蘇、松糕等。其中矮一點的鞋跟有1.5-50px,高的達到100px,而部分帶跟鞋號碼偏小,還不到30碼。
據店員介紹,一款75px左右鞋跟的公主鞋,很受7歲左右的小女孩歡迎。淘寶上一款鞋跟為75px的童鞋,有賣家評論說“女兒現在穿上不愿意脫了,非常漂亮,像個小公主。”
“過早穿高跟鞋會影響孩子足弓正常發育,女孩一般到13歲骨骼才發育完全,在此之前最好不要穿高跟鞋。”張學軍表示,臨床中常見的大腳骨拇外翻,以小女孩患者居多,其中不少患者是由于穿高跟鞋不當導致。鞋跟太高會讓兒童足弓的受力發生改變,因為高跟鞋是靠前腳掌來支撐一個跖骨,容易導致足外翻。
立刻馬上轉發!
你能做到嗎?
請把此文分享給你的朋友們,2014年行大運!
轉!轉!轉轉轉....
分享給您的朋友:
您的朋友也可能喜歡這篇文章,請點擊屏幕右上角,可以直接【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讓我們一起傳播正能量!